首页 > 科技 > 正文

大城市雾霾形成原因再探 “积累说”更为科学
2014-07-17 17:20:51   来源:光明网   评论:0 点击:

  大城市雾霾形成原因再探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不少地区频繁出现,尤其是在北京等大城市,雾霾天气在冬季几乎成为常态。同时,雾霾

  大城市雾霾形成原因再探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不少地区频繁出现,尤其是在北京等大城市,雾霾天气在冬季几乎成为常态。同时,雾霾的成因也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目前,关于雾霾的成因,有“气象条件说”“汽车尾气说”“燃煤说”“工业污染说”“综合说”等几种。笔者认为,这几个说法均难以自圆其说。

  难以自圆其说的各种说法

  “气象条件说”是把雾霾成因归结为出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其实,不利气象条件只能是雾霾形成的外部因素,如无污染源,即使再不利的气象条件,也不可能形成雾霾。例如,在北京,雾霾的主要成因是北京三面环山,风向总是北转南、南转北,污染物“走来走去,跑不出去”,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非常容易形成重污染。但全国三面环山、四面环山的城市很多,却没有出现类似北京这样严重的雾霾天气。

  “汽车尾气说”认为,雾霾主要是由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例如,北京汽车保有量达六百万之巨,尾气排放量是巨大的。可是,在2013年国庆期间,大量汽车驶离北京,全城依然为雾霾所笼罩。这表明,汽车尾气并非雾霾形成的直接原因。自2013年2月1日起,北京开始实施京V排放标准,符合新标准的油品也早已于2012年5月31日上市。更严格的标准也没有给北京带来蓝天。

大城市雾霾形成原因再探 “积累说”更为科学

  在“燃煤说”看来,雾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冬季取暖燃煤量增多。现在的北京,即便是在不供暖的春、夏、秋三季,也依然雾霾天频现。

  “工业污染说”认为,雾霾主要是由工业污染物排放造成的。北京自2001年申奥成功后,污染企业大规模外迁,首钢等大批企业均已搬离主城区。北京现在已基本看不到高耸的烟囱,但雾霾却越来越严重。

  由于无法将雾霾成因归结于单一污染源,有人开始提出“综合说”,把汽车尾气、燃煤、施工粉尘、垃圾焚烧等污染源,以及气象条件的组合作为雾霾形成的原因。这种解释,将雾霾形成的所有可能因素均包括在内,无法使人理解雾霾形成的真正原因,也无法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意见。中科院分析认为,雾霾出现时,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组分比例与平时相当,而“综合说”中所提到的种种污染因素,在过去也是普遍存在的,为何过去雾霾少发或不发,今天却雾霾频频?例如,北京市环保部门在2013年1月14日发布称:华北低温导致采暖排放等污染物排放大、扩散条件不利,以及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是造成北京雾霾天气的原因。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细想来,北京市环保部门是把雾霾原因归结于北京的气候条件。天冷供暖要烧煤,又不刮风,所以我们只能忍受雾霾了。就像一间长时间没人打扫的房子,到处都落满了灰尘,房主人不反思自己的懒惰,反而责怪是因为没有风把灰尘吹走。所以,这个说法也不能令人信服。

  “积累说”更为科学妥当

  关于雾霾成因,笔者持“积累说”,这是基于雾霾形成的机理提出的。

  众所周知,环境是有自净能力的。当受到污染时,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环境可以逐步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目的。例如水体,污染物排入水体后,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叠加作用,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但如果污染超过水体自净的极限,水体便会被污染,干净水就变成了脏水。再如大气,大气的稀释、扩散、氧化等物理化学作用,能使进入大气的污染物质逐渐消失,这就是大气的自净能力。但如果污染物累积到一定数量,达到环境自净的极限,洁净的空气就变成了雾霾空气。

大城市雾霾形成原因再探 “积累说”更为科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北京雾霾不是突然出现的。2011年之前,全年雾霾仅散发于个别时期,持续时间也不长。此后,雾霾开始加剧,并一发不可收拾,形成北京非风即霾的现状。如今北京反复出现雾霾,表面看有不利气候条件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环境问题的集中显现。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量,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污染排放量大幅增加,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正是由于北京及周边地区环境脆弱,无力支撑大量企业污染物排放,而冬季燃煤供暖和元宵节烟火燃放,又成临门一脚,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落下时,大自然开始了对我们的惩罚,雾霾天数逐年增加,雾霾程度逐年恶化。如果不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将难以实现。

  自然界具有自行净化排污的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污染物排放未超过自然界净化能力时,并不会形成雾霾,只有超过了一定限制,自然界无法消化如此多的污染物,才以雾霾的形式警告人类。这也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以“积累说”解释雾霾的形成原因更为科学妥当,有利于拿出可行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生活中,如果仅仅关注雾霾形成因素中的污染源,就只会推出诸如限行、限产等各类限制措施。如果我们认识到,雾霾是由于污染物排放超出了自然界的净化能力才形成的,那么,就会研究这个自然界的净化能力到底如何?

  从“伦敦之殇”中学到什么

  李白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虽有些夸张,但可以想象古代北京地区的雪有多么大。北京自古以来,直到几十年前,一直就是一个水网密布、河湖众多的城市,从3000多年前的燕都蓟,到850多年前的金中都,再从700多年前的元大都和日后的明清北京至今,城址虽几经变迁,但都建在永定河的冲积扇上。但由于旧城改造中明河改暗沟,破坏了大量城市水面,再加上现代化的建筑材料,沥青水泥覆盖了整个城市街区,雨雪形成的地表水白白流失,本来就缺乏的地下水也得不到补充。历史上,北京也是一个重视绿化的城市,拥有许多皇家园林、私家花园,但清末之后,大量园林成为无主之地被垦殖破坏,私家花园也多荒废,到1949年时,北京绿化率仅为1.5%。近年来,虽大力新增城市绿化,但2013年仍仅为46.8%。由于水的缺乏以及环境欠账严重,整个城市的生态都改变了,自然界的净化能力也就大为减弱了。

  北京之痛,让人又想起了伦敦之殇。雾霾污染也曾经困扰伦敦,“雾都”“阴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就细致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1952年12月5日至10日,发生了“伦敦烟雾事件”。当时,歌剧院正在上演的《茶花女》,因观众看不见舞台而中止,歌剧院里的人也被迫散场,出来却发现,大白天的伸手不见五指,水陆交通几近瘫痪。进入20世纪中期,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帽子,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治理空气污染。

  治理大气污染,不妨借鉴伦敦治理雾霾的经验,更要拿出北京举办奥运会时的治污决心。不下定决心,再好的治理措施也可能落实不到位。既要有应急方案和集中治理手段,也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并建立长效机制。不仅需要改善能源结构、限制污染物排放、区域联合防治,还需要大力改善城市河湖治理及绿化建设,控制污染源的同时,增强环境承受力,从多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难题。

  今天的雾霾,为昨天污染累积而成。今天的治理,是为了明天能够“拨开迷雾见蓝天”。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找准原因,才能制定有效可行的对策,早日驱散雾霾。(许海清)

相关热词搜索:大城市 原因 科学

上一篇: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根本看不见”的材料
下一篇:希格斯粒子赋予其他基本粒子质量有了证据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郑州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郑州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郑州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郑州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视听节目制作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Copyright@1999-2017 www.newsh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出版机构 ICP备1602369516号-1

  联系网站:cnzhengzhou@sina1.com.cn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