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法国“9·11”启示录:反思欧盟
2015-11-18 11:16:56   来源:中国郑州网   评论:0 点击:

11月15日晚上,一个孩子在巴塔克兰剧院外点起蜡烛。在当地时间13日晚发生在巴黎的恐怖袭击中,这一剧院被4名恐怖分子持枪扫射,超过80人遇

11月15日晚上,一个孩子在巴塔克兰剧院外点起蜡烛。在当地时间13日晚发生在巴黎的恐怖袭击中,这一剧院被4名恐怖分子持枪扫射,超过80人遇难。

  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以来,多数人对恐怖主义及其威胁的认识,应该说是强化和深化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共同应对恐怖主义的挑战这个问题上,人类已经在某种共识的基础上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就像黑格尔曾经说过的,“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我们根本没有从历史中领受到教训。”在应对恐怖主义威胁这个问题上,意图利用、狭隘自私、双重标准等现象数见不鲜,这大概也是恐怖主义一直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吧。

  巴黎发生的恐怖袭击,对我的震撼还是超出了心理底线。现在不是谈论恐怖主义的威胁有多大的时刻,不是讨论恐怖主义出现的社会原因的时刻,也不是谈论法国少数族裔问题的时刻,或许同样重要的是,在谴责、惊慌和恐惧之余,针对法国的这次“空前的”暴恐袭击,我们如何能够相对冷静地、在一个更为宏大也更为深远的现实与思想背景下思考它。

  一、欧洲的价值危机

  在这里,我愿意首先援引“澎湃新闻”的一个学术报道。不久前,当代法国政治哲学家Zarka教授在北京大学做了一场公开演讲,他谈到了欧洲的三个危机:经济危机、新型恐怖主义的威胁与难民危机。新型恐怖主义其实就是针对今年初的《查理周刊》事件,他的发现是恐怖主义在法国已经“内化”,也就是说,不再只是外来的恐怖分子对法国乃至欧洲的威胁,更严重的是,不管出身哪个社群的年轻人,都可能通过社交媒体受到极端主义意识形态“洗脑”之影响,从而既在欧洲内部搞恐怖主义,又会到叙利亚、伊拉克去参加伊斯兰国(IS)的圣战。Zarka教授认为这才是欧洲正在面临的新型恐怖主义威胁,真不知道他看到当下这场“空前的”、IS已经出来宣布负责的、使法国陷入全国性紧急状态的恐怖主义袭击后会作何感想。

  Zarka教授所说的这个恐怖主义之“新型”于我倒是没有引起太大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另外一个解释,那就是,他认为这与欧洲的文化衰落有密切的关系:欧洲在近代以来为全世界提供了启蒙、自由、平等、进步、民主、博爱等价值,然而,现在的欧洲却受困于文化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后者使得欧洲失去了捍卫这些价值的意志,进而失去了自己的政治意志。我对Zarka教授的话的理解是,多元主义使欧洲人丧失了其本有的目标和意志,陷入到某种虚无主义的状态里了。这个状态,对于欧洲的年轻人而言最终就是生命和生活意义的丧失,一个不再能够为自己的青年提供价值的欧洲,自然容易成为极端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所在。

  二、极端主义是什么

  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归根到底是一种“反政治” (伊丽莎白·扬-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译林出版社,2009,第46-51页。)。法国发生的事情,不是一群走投无路或者对社会不满的人绑架了人质要向“有关部门”提什么要求,那是赤裸裸的无情屠杀。

  法国发生的是一场战争。著名军事家劳塞维茨在200年前曾经说过的:“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外一种手段的继续。”与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战争,不是为了争夺哪一个阵地或者哪一片领土那么简单,这是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之间的政治斗争的外在表现。“9·11”的时候,小布什一再强调,反恐战争“不是针对穆斯林,是对恐怖主义的攻击”。 恐怖主义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极端主义源于一种对宗教文本的原教旨式的、不考虑情境的、拘于字面意思的理解。它的主张看起来与当代现实完全脱节,甚至似乎带有某种复古的冲动(实际上也不见得有一个那样的“古”)。现实早已经发展到人民主权的时代,可是,这一切在原教旨主义者看来,反而是人的僭越,是人的悖逆,是不合宗教法度的,是需要被批判或者被清理的。原教旨主义并不一定都诉诸暴力,有的只是一种主张,一种批判,但也有个别人会主张运用暴力(或者说发动圣战)来清理这个他们不认可的、不符合其依据经典“悟”出来的世界。

  原教旨主义者在各种思想流派中都存在,简单来说,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现实与他们擦肩而过,他们自认是某种教条的代言人,他们的很多宣传看起来常常是引经据典的,他们谴责的是同为信徒的大多数人竟然已经遗忘了本有的主题。

  恐怖主义背后有某种精神的支撑,这是确定无疑的。对于精神在战争中的作用,克劳塞维茨说,“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自由与繁荣诚然美好,但沉迷于自由带来的享受之中,而丧失了捍卫自由和安全的精神与政治意志,那刀就再也不够锋利了。

  三、恐怖主义挑战欧盟

  法国发生的暴恐事件加上欧洲的难民危机,集中凸显了欧洲面临的挑战。当然,若说欧洲的衰落,这本身是一个世界历史的常识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早就葬送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的优势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与美国绑在一起,防务主要依靠美国主导的北约。同时,欧洲是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援助下实现了经济上的复兴。同时,欧洲开启了一个超越民族国家的一体化进程,以法德和解为基础开始形成欧共体,也就是发展到现在的欧盟。

  两次世界大战还成就了两个“帝国”——美国和苏联。70年前,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俄裔法国哲学家的科耶夫向法国的戴高乐政府提交了一份“法国国是纲要”。其中,科耶夫深入分析了当时的世界局势,他指出,世界已经开始进入到由加盟国家构成的“帝国”的时代,英美同盟(潜在的还有信奉新教的德国)、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就是这样的帝国,在此局面下,作为天主教国家的法国将何去何从?科耶夫提出了由法国牵头拉上西班牙、意大利共建“拉丁帝国”的构想,这个“拉丁帝国”还预想将它们在非洲的殖民地纳入其框架,并进而期待能吸引拉丁美洲的国家。这个新拉丁帝国将保持由法国主导的合理的军事力量,但它不会强大到与美、苏集团对抗,只足以自保。

  一般认为,欧洲共同体的思想就是从科耶夫这里孵化的。所不同的是,解除了武装的德国没有加入到英美集团,而是成为欧洲共同体(欧盟)的支柱之一,法德和解也被传为佳话。

  作为一个左翼政治哲学家,科耶夫还提出了著名的普遍均质的国家这一概念/理论。在普遍均质的国家中,每位公民会被承认为是自由平等的,不再有进一步暴烈的政治斗争的需要。至于如何实现,科耶夫提出通过国家间的法律整合或一体化,由此产生某种超国家的宪政秩序,由单一而明确的法权概念所渗透和联合。到时,施米特意义上的政治和国家将不复存在,所有的经济社会关系均将由司法来规范。欧盟的发展历程似乎契合了科耶夫的这个设想,但在最终的意义上,普遍均质国家的实现是非常久远的事情,欧盟也只是相当初步的发展阶段。

  科耶夫并不是完全没有意识到穆斯林世界的问题。当前这些问题在70年前的科耶夫那里,还不是什么挑战,他不但预想了拉丁帝国与穆斯林世界的和解,而且还将非洲的原殖民地纳入到拉丁帝国的框架来看,在当代学者看来,这至少是提出过的一种解决所谓“伊斯兰问题”的不同思路,虽然,现在的时机要比科耶夫时代复杂得多。

  但科耶夫的帝国论与普遍均质国家学说,是在没有面临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的背景下做出的。北约的体制对于防卫苏联包括现在的俄罗斯或许是有效的,但是面临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是能够用核武威慑或者导弹防御体系对付的。

  但现在意识到这一点(9·11之后这一点是越来越清晰的)并不晚(欧洲当然也不是现在意识到),因为,这个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对所有的政治体来说都是新的,只是欧盟有它独特的难处,比如它边界管理上的困难,但这个问题在技术和成本核算上都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若难民危机助推了欧盟倒退,那可能才是欧洲政治意志的丧失。 在面临难民危机时,欧洲的政治家扬言不能退缩,不能看到欧盟往回走;尤其是德国坚定接收难民,给人一定的信心。

  在上述意义上,欧洲仍然代表着人类近代的进步理想和希望。或许,欧洲国家暂时真提不出什么更好的应对恐怖主义和难民潮之策,但因此而说欧洲要怎么怎么样了,那才是无知的,是虚无主义的。

  四、外界干预的悖论

  美国在本世纪的头十年里对中东地区采取了大规模的民主改造计划,尤其是第二次海湾战争打破了中东地区长期的政治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共享意识形态的欧洲国家在北约框架下与美国一道在中东地区采取了积极干预的政策,但美国享有超好的远距离地缘优势,欧洲却与中东、北非共享一个并不宽阔的地中海世界,难民潮就是这种地缘结构特征的真实写照。不得不说,地中海区域视野的丧失,也是欧洲的一个问题。

  相比于东亚社会,穆斯林世界世俗化的启动是靠着强人推动的。土耳其的凯末尔、伊朗的巴列维、埃及的纳赛尔,都曾是这样的伟大世俗威权领导人,后来的萨达姆、大小阿萨德、卡扎菲等也是世俗独裁者。在走向普遍历史的进程中,这些人当然都是过渡人物。

  以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视角来看,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给西方带来过很大的希望,因为,这是在穆斯林世界罕有的不以反西方为旗帜的大规模的群众性民主运动,独裁者逃的逃、死的死。当然,这里面少不了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干预。但很快,阿拉伯之春成了阿拉伯之冬,卡扎菲之后的利比亚被部落主义和极端主义所笼罩,伊拉克陷入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冲突,进而出现了伊斯兰国,叙利亚更是陷入僵局。这些地区出现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进而形成难民潮,直接影响到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并给欧洲造成了严重的危机。不久前,美国共和党人总统候选人川普还说,如果萨达姆、卡扎菲这样的人在位的话,现在的世界或许会更美好。

  五、欧洲何去何从?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欧元区的信用遭遇挑战,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更是让欧盟雪上加霜;英国不但没有加入欧元区,还经常扬言要退出欧盟;近来葡萄牙的经济也出了很大问题。

  随着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卷西亚北非很多欧洲前殖民地国家,欧洲内部的恐怖主义威胁和来自前殖民地国家的穆斯林难民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融入的问题,诚如Zaraka教授提到的,新移民带来的是一种新的文化和秩序,不但没有融入到法国的世俗体制,还与这个体制产生了深深的冲突与裂痕,更不必说欧洲白人生育率的连续降低,穆斯林生育率的居高不下,再加上恐怖主义的威胁,为欧洲的向右转提供了更多的助力,从德国的新纳粹到法国的勒庞都是这股势力的代表。法国的这次恐怖屠杀已经引发了更多的穆斯林和法国主流社会之间的冲突。如此继续下去,欧洲社会的分裂加重,不正中恐怖分子的下怀吗?

  一个跟美国绑在一起的欧洲,东、南两个方向都陷入了困境:东边因乌克兰问题与俄罗斯较劲,这也是俄罗斯坚决在叙利亚单独行动的原因;南边在利比亚、叙利亚的干预下,制造出更多的问题和麻烦,甚至威胁到欧洲自身的安全。欧洲难民危机与中东地区局势的关系,似乎也在提示,欧盟与美国、俄罗斯的关系也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时刻。德国总统默克尔在今年G20峰会之前连续访问土耳其和中国或许预示着欧洲的一些新想法。

  冷战结束后,在核武平衡的格局下,地缘政治格局的重组、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气候政治、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等等,都是理解当前世界格局必须予以考虑的因素。欧盟内部一体化进程困难重重,外部还仍然延续着冷战时确定下的大致架构,心比天高的欧洲面对着一个日益复杂化的地中海世界。

  但有挑战才有发展。当下,如何重新严肃地思考加强内部团结、边界管控,提升反恐和社会治理能力,重新反思欧美关系、欧俄关系,应该摆上欧洲的议事日程了。如果欧洲还抱着像对土耳其那样功利的而非战略的态度(因为在难民问题上有求于土耳其而就土的入盟谈判临时给一些甜头并许以重金)处理这一切,都将是短视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滁州将会峰阁更名为琅琊阁 评:别期望坐享其成
下一篇:流沙河:前面是终点站,下车无遗憾了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郑州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郑州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郑州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郑州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视听节目制作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Copyright@1999-2017 www.newsh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出版机构 ICP备1602369516号-1

  联系网站:cnzhengzhou@sina1.com.cn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